原標題:龍華區聚焦新就業群體需求,抓實“開門教育”
創建友好商圈樓宇 精準服務以心暖“新”
龍華區金貿街道匯聚了19棟納稅億元樓宇,它們是催化城市經濟活力的重要引擎。
如何在寸土寸金的金融商貿區為新就業群體創造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金貿街道抓實“開門教育”,廣泛聽取群眾意見,通過整合資源,積極創建友好商圈樓宇,將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服務新就業群體的實際行動,推動學習教育持續走深走實。
濱海國際金融中心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提供便利服務。記者 康登淋 攝
破解急難愁盼顯溫度
7月28日午后,外賣小哥莫子祺送完手里的訂單,汗流浹背地走進友誼·陽光城的暖“新”驛站。在這里,空調、微波爐、飲水機等設施一應俱全。“送餐途中短暫休息一會兒,讓身體舒緩下來,感覺工作也沒那么辛苦了。”莫子祺邊接水邊說,在金貿街道友好商圈樓宇,能享受到就餐、休息和充電等多方面服務,工作便利度得到明顯提升。
眼下,國貿商圈驛站實現24小時開放,讓溫暖“不打烊”;萬象城城市驛站專門劃設外賣騎手停車充電區,既解決“停車亂”問題,又保障了交通安全……在金貿街道,一個個暖“新”驛站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提供休息避雨、愛心充電等多樣化服務,成為社區中不可或缺的“溫暖港灣”。“我們聚焦新就業群體反映的停車、就餐等問題,主動靠前服務。”金貿街道工委副書記陳運導介紹,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金貿街道黨員干部深入一線聽民意、解民憂。街道立足實際,創建友好商圈樓宇,在此過程中獲得多方支持,為新就業群體融入商圈搭建了“橋梁”。
撬動基層治理創新支點
濱海國際金融中心設置了外賣智能存取點,并配備恒溫飲水機與微波爐;“稻稻香小碗菜”等餐飲店為外賣小哥提供每餐3元的福利……據了解,金貿街道積極搭建平臺,廣泛動員萬象城、友誼·陽光城、友誼·國貿城等20多家商戶加入“暖心”行列,承諾提供免費飲水、臨時休息、電動車有序停放指引等服務。
同時,“黨建+”思維持續拓展驛站服務外延,使其成為撬動基層治理創新的支點。在萬象城暖“新”驛站內,就業招聘信息欄與指導服務悄然上線。“驛站不僅是歇腳點,更是新就業群體融入城市的通道和賦能站。”金貿街道工委書記黃助華告訴記者,依托樓宇黨群服務中心,驛站市場變成“微型招聘會”現場,精準對接用工需求。此外,通過政務服務幫辦代辦、政策精準推送、反電詐宣傳等志愿活動的開展,服務鏈條得以延伸,黨建與發展實現同頻共振。新就業群體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這一件件“關鍵小事”的解決中得到切實提升。
“街道將進一步深化思想認識,一體推進學查改,以更高標準、更嚴要求抓好集中整治,著力破解群眾的‘急難愁盼’,為勞動者、居民、企業提供更廣泛、更細致的服務,助推樓宇經濟高質量發展。”黃助華表示。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