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大年初一飆到70多元?
春節電影票費解
●票補,沒了●服務費,漲了●票價,貴了●花錢,多了
市民吐槽:電影票30元 服務費7元
春節黃金周期間,諸如《流浪地球》、《飛馳人生》等諸多國產大片集體上映,多家影院熱門時段電影“一票難求”。同時,也有不少市民發現,今年春節檔的電影票價格較以往上漲了不少,動輒40、50多元的價格讓不少市民笑稱要“攢錢看電影”。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記者 王子遙 文/圖
難買
“位置不好也有人看”
“我們在外面吃完飯臨時決定去看電影,結果附近幾家影院都沒有合適的時間,最后轉場到別的影院看,還只能買到第二排靠邊的座位。”說起今年春節期間的觀影經歷,家住龍華區的吳先生用“火爆”二字來形容。他稱,今年春節期間他一共看了3場電影,每場電影基本都是座無虛席,哪怕位置不好,也有人前來觀影。
大年初二,市民黃女士也與朋友一同通過手機購票端選購當天的電影票。“我們當時想看《流浪地球》,考慮到這部電影是3D版,所以想找個IMAX巨幕影廳來觀影,誰知這廳每個時段的場次都基本被訂完了,所以只好提前訂了第二天的票。”
在隨機采訪過程中,吐槽今年春節檔影票難買的市民不在少數。記者通過第三方票務軟件查詢發現,自2月5日起,海口各大影院每日票房較節前呈直線上升,觀影人數也呈爆炸式增長。
價高
票補取消 得買“全價票”
“我大年初一晚上在秀英一家影城看《瘋狂的外星人》,發現晚8點的場次票價高達70多元,雖然7點及9點的場次稍微便宜些,但也都超過了60元。感覺過年看電影花費比以前高出了不少。”與三名朋友一起觀影的吳先生坦言,僅是4張影票,他們就共花費了300元。“現在看個電影,兩張票過百元已經是常事了。”
海口一家院線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今年春節檔電影之所以價格較高,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自去年10月起,第三方購票平臺的線上票補停止,這意味著以往時常出現的低價票將很難再看到,減少補貼后價格自然進行了上調。
“電影票補是影院和制片方為獲得高上座率進行的觀影補貼。專業來講就是觀眾實際支付價格和影院結算價格的差額。這部分補貼及差額,就是票補。”該工作人員稱,目前大多數海口影院網售票房日常占比已經超過了8成,網購影票已成為海口市民的主流購票方式。在此情況下,線上票補的取消,使得市民要買“全價票”,所以對票價提高的感受尤為明顯。
“一方面是因為票補取消,另一方面原因則是各影院方面在春節期間提價。”海口一影院負責人告訴記者。
多收
春節期間服務費均上漲
雖說票補的取消使得市民不得不買“全價票”,但是記者調查發現,還有一筆隱性收費的提高也助長了總價的高漲,那便是電影票的“服務費”。
11日,記者走訪了海口部分影院觀察發現,多數影院并未公示服務費在春節期間是否有變化,在消費者進行線下購票的過程中,售票的工作人員也沒有告知消費者服務費是否有變化,提高了多少。而事實上,多數影院的服務費在春節期間均有不同程度上漲,有些從以往的2元漲至4元、7元,最多的可達10元。而在線上購票時,也同樣存在該問題。
“我7日在明珠片區一家電影院看電影時,使用第三方購票軟件買的票,取票時發現票價本身只有30元,此外還收取了3元的手續費和7元的服務費,遠遠高于平時。”海口市民小劉曬出了他當天買的電影票吐槽道。
物價部門回應
提高服務費不違規
但應明碼標價
據海口一家影院內部人士透露,對于影院而言,服務費收取的多少并沒有一個很明確的標準,但平日里海口多數影院的服務費多集中在2元-4元之間。春節期間提高影票服務費的收取,已經是業內各影院“公開的秘密”,事實上,而這不僅是對于線上線下購票的消費者,還包括辦有會員卡的會員,都存在這一情況。
該內部人士透露,在春節期間,海口不少影院都從服務費方面提高收入,多數影院的服務費日流水均在數萬元上下,一些人流量較大、上座率較高的影院僅服務費的日流水就達到十萬元以上。
“春節期間商家提高服務費并不違規,但應盡到明碼標價公示、事先告知等義務,讓消費者了解。”針對這類情況海口市物價監督檢查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按照《價格法》相關規定,商家應對各個收費項目進行明碼標價與公示。對于違反該規定、涉嫌違規收費的影院及商家,下一步物價部門將收集證據并介入調查,責令其清退違法所得,并按照所得金額進行查處,確保消費者權益。
【數說】
海口日月萬達影城
2月5日
票房:突破50萬元大關
觀影人數:9493人
海口中視國際影城
2月4日
票房:2.3萬元
觀影人數:541人
2月5日
票房:36.7萬元
觀影人數:7511人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