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月17日電國資委總會計師沈瑩17日表示,針對部分中央企業減資準備計提不充分的問題,國資委進行了認真梳理,逐戶約談企業負責人,特別是對分管財務的負責人進行約談,要求對這些問題要嚴格整改,特別是要在長效機制建設上下功夫。
國新辦17日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國資委總會計師沈瑩介紹2017年中央企業經濟運行情況,并答記者問。
有記者問到,去年中國審計署作出一個報告,它抽查了20家央企,有18家都有作假賬目的情況,請問2017年會不會有這種情況,怎么避免這種情況再發生?
沈瑩回應稱,國資委成立以來高度重視中央企業的會計信息質量工作,我們采取了很多的措施,特別是每年的報表決算管理上要求進行社會中介機構的審計,接受有關部門的監督,特別是我們審計部門監事會對賬目的核查。中央企業的企業集團的董事會也要對會計信息的質量負責,采取了很多措施,國資委每年要進行決算的審核。
沈瑩稱,前一階段大家也關注,審計署有關審計部門對中央企業的審計過程中發現一部分企業存在減資準備計提不充分等問題。從量上來看,收入、利潤不實部分分別占比0.8%和1.7%,可見整體央企信息質量還是比較高的,對真實性沒有實質的影響。但是我們高度重視,針對減資準備計提不充分的問題進行了認真梳理,逐戶約談企業負責人,特別是對分管財務的負責人進行約談,要求對這些問題要嚴格整改,特別是要在長效機制建設上下功夫。
沈瑩表示,在今年我們也要結合2017年的決算,要把會計信息質量的問題作為一個重要的內容加強審核,對有關信息質量進行抽查,對發現的問題要嚴肅問責。企業也高度重視,對審計發現的問題建立了清單,一項一項的整改,按照“三不放過”的原則(即不整改不放過、不問責不放過、沒有長效機制不放過)逐一進行整改。今后的工作中,國資委也會在這方面加大力度,進一步加強中央企業會計信息核算質量的管控,加大中介機構的審計力度,落實各級企業規范核算的責任,推動做實質量和效益。
?
?
相關鏈接:
中國央企2017年利潤同比增長15.2% 創五年新高?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