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安徽省發改委與安徽省旅發委聯合發布《安徽省生態旅游發展規劃(2016-2025)》(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提出,在6大片區的總體布局基礎上,安徽將建設8個生態協作區,打造10條精品生態旅游線路,建成18條生態風景道,開發5類生態旅游產品,建設120個重點生態旅游目的地,實現生態旅游占旅游總收入70%占比。
安徽地形地貌多樣,境內長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水系縱貫分布,全省共擁有省級以上的品牌生態旅游資源288處,整體規模總量位居中國前列。其中,世界地質公園2處、國際重要濕地1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2處。
目前,安徽已初步形成了以森林公園、濕地公園、地質公園、水利風景區、風景名勝區和自然保護區為載體的生態旅游目的地體系。2016年,安徽省實現生態旅游收入3140億元人民幣,占旅游總收入的63.7%。
安徽省發改委社會發展處副處長曾憲彬介紹,隨著人們對生態旅游認識的日益深入,以及生態旅游需求的不斷增長,生態旅游發展方式和生態旅游的產業業態類型也不斷發展變化,人們不再滿足于傳統的生態觀光,生態體驗、生態休閑、生態科普受到游客的青睞。
曾憲彬說,《規劃》的目標就是提升安徽生態旅游的知名度、美譽度和競爭力,形成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的生態旅游發展格局,成為長三角的生態后花園、生態文明的安徽樣板,建成中國具有一定影響力的生態旅游強省。
記者梳理《規劃》了解到,安徽將加強浙皖閩贛、大別山、長江流域、淮河流域等省際區域合作,以及省內區域合作,構建生態旅游多元化合作機制,加強生態資源的保護與開發,打造四大省際生態協作區與四大省內生態協作區。
其中,長江經濟帶生態旅游協作區將依托區域內河湖濕地、生物資源、人文古跡及自然保護區等資源,重點發展山水觀光、濕地養生、江豚科普、休閑度假等旅游業態,發揮長江黃金水道優勢,推動長江沿線游覽碼頭建設,優化水上旅游線路,開發地方特色旅游產品,推動區域一體、水陸聯動發展,打造“魚米之鄉”生態旅游品牌。
此外,大黃山國家公園創建、引江濟淮沿線旅游發展等工程亦被列入《規劃》重點工程。(完)
?
?
相關鏈接:
騎行綠水青山間 海口瓊山區舉行生態騎游活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