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擠兌引發倒閉風波
違規投資非農產業失敗,導致部分合作社資金無法回收,引發擠兌風波,留下數千萬甚至上億的資金“窟窿”。
按照預期,被各方看好的“窮人銀行”應該走得更遠才是,但包括嚴春元在內的很多儲戶,都沒想到會出事。
2013年元月,聽聞附近幾家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社倒閉了,嚴春元匆忙趕到銀聯合作社門口,才發現現場擠滿了前來擠兌的儲戶。面對情緒激動的儲戶,銀聯合作社工作人員無奈告知,合作社資金鏈斷了,無錢可兌。
鹽城市政府相關部門隨即調查發現,銀聯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社將該社9成以上的農民互助金,投入到安徽天長市一個房地產項目上,出資金額高達1.2億多元。
按照鹽城市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社的管理規定,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社的資金不能投向非農產業,只能投向本區域內的農業。在實踐中,這一中國版的“窮人銀行”走偏,嚴重脫離了原本設計的為農民服務的軌道。
鹽東鎮新洋合作社是當地第一家倒閉的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社,這家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4月,出事時賬內外農民存款高達1.46億元,涉及近5000名儲戶。
新洋合作社只有小部分資金用于農村業務,大部分的資金投向串場河大橋、安置房工程等非農領域。
受多方面因素影響,新洋合作社的這些投資未達預期收益,致使資金回籠困難,到期存款無法及時匯兌,引發老百姓集中擠兌。
擠兌潮迅速蔓延。
當地的瑞鑫合作社、東城合作社、東南合作社、環保產業園合作社、銀聯合作社等先后被波及,它們形如多米諾骨牌,在老百姓的瘋狂擠兌中,一個接一個倒閉關門,留下一個個少則數千萬、多則上億的“大窟窿”。
記者調查獲悉,該區成立的24家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社中,總共有9家關門歇業。
鹽城市相關部門不肯透露該市到底有多少家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社倒閉,該市市委農辦一位部門負責人介紹,大部分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社運轉正常,“確有少部分出現了一些問題”。
幾乎與之同時,在江蘇連云港、南京等地,亦出現多家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社倒閉現象。連云港市灌南縣4家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社的1.1億元存款被挪用、涉及2500多名儲戶,導致4家合作社無法正常兌現農民存款。
南京高淳區磚墻鎮農民資金互助社被立案調查,該資金互助社吸收了大量儲蓄存款,約有300多名“儲戶”,共3200萬元資金無法兌付。
類似的新聞不斷被見諸報端,公眾對鹽城模式的質疑達到頂點。
在不少人的眼中,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社異化為一個融資平臺,農村的錢不斷被吸納上來,大量流向非農產業,這顯然違背了它成立的初衷。
錯位監管下的“兩套賬”
當地官員指出,引發擠兌風波的互助合作社,均做了兩套賬,賬內資金應付檢查,賬外資金流向了非農領域。
互助資金被挪用,嚴春元、田榮富等認為責任在于政府監管不力。
事實上,在2013年元月倒閉風波出現之前,鹽城市政府對此已有所警覺,曾多次召開會議,要求打擊和處置非法集資,并出臺了聯網監管制、利率嚴控制等十項制度,希望規范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社的成長,為其創造較好的金融環境,但收效甚微。
嚴管之下為何還是出了問題?
記者找到了該區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社的主管部門——區委農辦,該辦一位領導介紹,事發的合作社均做了兩套賬,賬內資金應付檢查,賬外資金則悄悄投向非農領域,因而逃脫監管。
鹽城市委農辦一位部門負責人則表示,農辦人員不是專業的金融管理人員,加之部門人手緊張,要讓他們去監管一個金融組織運轉,實在是有些勉為其難。
銀聯合作社法人代表蔡濤順接受了新京報記者電話采訪,他證實合作社的確有兩套賬存在。
蔡濤順原是一所中學的副校長,在當地農民中有較高聲望。銀聯合作社創辦時,法人代表是他兒子蔡澤中,后來變更。
蔡濤順承認,銀聯合作社沒有將錢用在當地農業,而是投資了安徽天長市“上城風景”項目。但因合伙人涉嫌詐騙,該項目2013年4月經法院裁定,進入破產重整程序,項目無法按預期回款,致使其資金鏈斷裂。
政府介入后,銀聯合作社先后數次許下承諾,分批兌付社員存款。但兌付期限和比例一再變更,很多人至今只拿到20%。
一名儲戶打電話找到蔡濤順,蔡濤順告知,正在安徽“找錢”,暫時不會回鹽城。但不一會兒,蔡濤順就被當地幾位儲戶看見,他“喝得醉醺醺的,走在回家的路上”。
遲遲不能要回存款,眾多憤怒的儲戶開始涌向政府,“廣大社員情緒激動,多次圍堵地方政府,社員代表持續上訪,局面已到了難以控制的程度。”在一份報告中,鹽城市一區政府如此寫道。
因涉及數千農戶、數億存款,從2013年開始,幾乎每年年底,鹽城市各級政府都不得不面臨這一令人十分頭疼的問題。
儲戶認為,合作社是政府批準的,因之應該“誰批準誰監管,出了問題誰負責”。
鹽城市一農辦負責人對此叫苦不迭,他舉例說,就像一個企業到工商部門登記,然后這家企業進行了違法犯罪活動,難道工商部門也應該對此負責嗎?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