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5月29日消息(記者 任錦雯)隨著社會信息化程度的不斷提高,青少年“網癮”越來越成為社會關注的話題,特別是伴隨著網絡媒介的多元化,網癮的表現形式也更加多元。許多家長可能都知道玩太多iPad會導致孩子近視,但未曾想到玩ipad能變成癮癥患者。然而事實就是ipad、iphone等新興網絡媒介形式正在成為新型網癮的罪魁禍首。
現象:孩子捧著ipad不肯放
許多家長可能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帶著孩子去海邊本來是想看大海玩沙子,而孩子寧可抱著一臺iPad在沙灘椅上專心致志地切西瓜(一種iPad游戲),類似這樣的場景讓不少父母搖頭。在雜志社工作的王先生告訴記者,他每次回到家都看到兒子抱著他給老婆買的ipad玩得目不轉睛。“無論是去吃飯還是外出,兒子都會抱著那臺ipad。”王先生對記者說,“如果我們強迫他不玩ipad,兒子的情緒就會特別暴躁,表現得很沒耐心,我現在很擔心他是不是已經染上了網癮。”
遇到這樣情況的家長又豈是王先生一個,不少父母表示,因為自己有時忙,便把小孩讓iPad、i?9鄄Phone等電子產品代為“托管”一下,而買iPad或沒收iPad,也成為他們獎勵或懲罰孩子的“利器”。
家長:擔心孩子沉溺虛擬世界影響社交
一時的方便卻給家長們帶來了更多地苦惱,家長陳先生坦言由于孩子的成長環境大多是和電腦打交道,現在上學以后出現了寡言少語性格孤僻的問題。陳先生說,“我擔心孩子過度地沉溺虛擬世界,會影響到他以后正常的社交能力和表達能力。”
談到孩子玩游戲上癮的問題,符女士也有自己的擔心。符女士對記者說,她發現孩子由于沉迷iPad游戲,對一些原本有興趣的事物失去了興趣。“女兒總說,畫畫、跳舞還不如在iPad里面切西瓜或者賽車來得驚險刺激,我們想盡方法也不能找到什么女兒感興趣的娛樂活動,更不要說讓女兒學習了。”符女士對此表示非常憂慮。
專家:言傳身教 多與孩子溝通交流
對此記者采訪了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陳正發,他向記者解釋道,iPad成癮其實就是網癮,不玩的時侯就會出現焦慮、煩躁等不良的負面情緒。
陳正發向記者解釋道,其實無論是沉迷網絡還是ipad,都是因為這些東西能夠給孩子帶來現實中不能得到的成就感。特別是如果父母都忙于工作,沒有關注孩子的內心世界。現在的孩子長期宅在家里,缺乏現實生活的元素,電腦這些有意思的事物,導致他們認為家里是冷清沒有關愛的,虛擬世界才是美妙的,造成逃避現實。
所以陳正發建議家長,尤其是學齡前兒童的家長,首先應該多陪孩子,多帶孩子與小朋友玩耍,特別是到戶外和自然的環境中放松身心。
另一方面陳正發強調年輕父母千萬不能因為自己的方便而縱容孩子。陳正發說,“孩子們的習慣都是在父母的影響下完成的,其實孩子們正在無形之中復制家長的行為。”陳正發表示家長更要做到言傳身教,如果大人每天抱著iPad玩,玩忽職守,孩子就會“使勁兒”地玩,認為順理成章。“建立起父母與子女的正常溝通,把孩子從虛擬的世界挽救回來。”
?
?
相關新聞
中國網癮標準首次成為世界診斷標準
18歲網癮男子勒死同父異母弟弟 稱弟弟是害人精
大一女生為滿足網癮偷舍友銀行卡取錢 被判緩刑
15部門聯合發布未成年人網癮防治方案
網癮學生當眾下跪?老師后悔:只顧教育,忘了扶
網癮戒除機構調查:以暴治“癮”?掏光父母血汗錢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