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東尖峰嶺的原始熱帶雨林景觀 記者李幸璜攝
海口網1月10日消息??“綠化寶島,可增加森林碳匯能力。這中間,保護海南島的森林,特別是原始熱帶雨林應是我省發展碳匯經濟的當務之急。”連日來,海南省生態環境專家針對省委“綠化寶島”行動獻計獻策,特別強調指出,要加強海南各自然保護區的保護,切實保護好海南省現有的原始熱帶雨林。
省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生態學博士顏家安告訴記者,海南島森林面積200多萬公頃,還保存著我國最大的一片原始雨林,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中最大也是儲碳能力最強的碳庫,而熱帶雨林由于生態系統復雜,生物多樣化程度高,比寒帶、溫帶森林儲碳能力更強。有資料顯示,熱帶森林資源碳儲量占世界森林碳庫的40%-52%,在全球碳循環和碳平衡中起著巨大的作用。還有研究結果顯示,海南島的原始熱帶雨林對中南地區的碳循環和碳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綠化寶島,增加森林碳匯能力,千萬不能忽略了對海南省原始熱帶雨林的保護。
海南省的原始熱帶雨林主要分布在幾大自然保護區內,如五指山自然保護區、霸王嶺自然保護區、尖峰嶺自然保護區等,這些保護區級別還很高,大多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說明海南省原始熱帶雨林的保護也是國家非常關注的。
據統計,到目前為止,海南省林業系統已建立各類型自然保護區30處,總面積達360萬畝,占國土面積的7.02%,是海南省最重要的碳匯寶庫和發展碳匯經濟的物質基礎,也是海南省開展“綠化寶島”行動的種子庫和母樹林。
省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局局長方林說,綠化寶島,植樹造林,主要選擇鄉土樹種,而自然保護區做為生物多樣性最完整、鄉土樹種分布最為集中的區域,必然是優質綠化苗木培育、繁殖的最佳基地。因此,自然保護區是落實“綠化寶島”行動主要任務的重要載體。
他告訴記者,研究表明,天然林與人工林相比,吸附消解二氧化碳的能力更強,而分布于海南省中部山區的自然保護區是天然林生長的絕佳環境,提高自然保護區內的森林質量,增加保護區內荒山造林,對增加海南省森林碳匯、提高生態環境有重要的作用。
那么,如何加強自然保護區的保護呢?自然保護區需不需要綠化呢?
曾在海南從事20多年森林防火工作,對海南生態環境保護極為關注的省政協歷屆委員聯誼會常務理事劉福堂語重心長地說:海南不缺“綠”,海南缺的是有質量的“綠”。因此,對于自然保護區的最好保護,就是尊重設立自然保護區時劃定的功能區劃,不進行人為干擾和破壞,不讓生產和項目建設進入自然保護區,不在自然保護區種植人工林,尤其是外來樹種。
“植樹造林是一種綠化手段,對于光熱條件良好的海南來說,封山育林更是最為重要最為常用的綠化手段。”海南大學園藝園林學院副院長、省生態學會理事長楊小波說,人居環境的綠化和自然環境的綠化有很大的不同,對于自然環境的綠化,應尊重自然法則,堅持封山育林,讓大自然根據其內在需求進行自然修復。如果人為過多地在自然環境植樹造林,反而容易破壞原生態和生物多樣性。
因此,專家們認為,在“綠化寶島”行動中,各自然保護區應當讓大自然“自作主張”,在依法加大自然保護區資源保護力度的基礎上,不斷提高保護區管理水平,研究建立保護區資源監測和評價管理體系,使保護區進一步實現信息化、網絡化,用高新技術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和質量,隨時掌握自然保護區資源消長和環境變化情況。其他一切綠化工作,交給自然去完成。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