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任何企業而言,網絡輿情一點風吹草動,都可能讓他們的商譽和形象在公眾心中產生巨大波動。在此背景之下,專為各家企業處理網絡輿情的機構——“網絡公關”應運而生,并迅速擴張。
海口網5月4日消息?? 對任何企業而言,網絡輿情一點風吹草動,都可能讓他們的商譽和形象在公眾心中產生巨大波動。在此背景之下,專為各家企業處理網絡輿情的機構——“網絡公關”應運而生,并迅速擴張。數據顯示,2008年度網絡公關的年產值高達8.8億元,目前更成為公共關系服務中增長最快的領域。
?
然而,與此同時,網絡公關正在變成“花錢刪帖”、“以帖訛錢”,甚至“暗箱操作”的代名詞。尤其是有些網絡推手見利忘義,利用輿論助力,大搞商業活動,形成變相廣告,誘導消費者錯誤消費,從而達到非法牟取暴利的目的。
?
去年,備受輿論關注的“伊利QQ星兒童奶”事件,警方調查證實是一起雇傭“網絡水軍”對競爭對手實施的商業誹謗案。今年春節長假剛過,就有網友爆出中石化下發通知,讓“水軍”鼓吹成品油漲價有理。更為可怕的是,很多產品的漲價,據說都是經過網絡調查獲得大多數網民同意的,而這里面有多少“水軍”同意漲價,誰能說清楚?
而某些不正當的網絡公關行為,已經使網絡世界顯得烏煙瘴氣。網絡公關倘若一直混亂下去,早晚有一天會導致公眾對網絡產生信任危機,那時整個互聯網行業就將面臨危機。此次國家四部門部署專項工作整頓“水軍”,是及時的,也是有必要的。
?
在筆者看來,要想破解網絡公關“暗箱操作”問題,最為重要的是要做到公開透明。就像現實社會一樣,公開你是誰,公開跟帖的人是誰,為什么要跟帖等。這樣的行為既能受到公眾的日常監督,也有利于職能部門的監管。
?
而要真正做到公開和透明,讓網絡公關從暗箱走進“春天里”,還需制定長效機制。因為現行的法律,并沒有隨著互聯網的迅猛發展而及時跟進,導致出現一個巨大的互聯網監管漏洞。
?
有鑒于此,筆者建議制定《網絡法》,以加強對網絡公關的規范。與此同時,《廣告法》要加載廣告參與者以網絡公關的法律責任以及處罰條款細則,對嚴重違規者要嚴厲處罰至傾家蕩產,以切實保護公眾的切身利益,有效凈化網絡環境。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海口網 http://m.zmlsw.com [來源: 每日經濟新聞] [作者:吳睿鶇] [編輯:李昕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