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閑、研學、賞藝……海南各大文化空間成避暑好去處——
“文化”納涼 別樣消暑
夏日避暑,選擇不止于逐浪嬉水、探秘雨林,海南各類文化場館內空調送爽,也成為市民納涼消暑的好去處。
近日,記者走訪多家文化場所發現,不少市民在此既能享受清涼,又能浸潤文化、增長見聞,愜意與收獲兼得,實為一舉兩得的避暑良方。
7月13日,在海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家長陪伴孩子制作醒獅獅頭。記者 李天平 攝
大手握著小手、小手握著毛筆,蘸一蘸黑色的墨水,一起為一頭小醒獅“點睛”。7月13日下午,這樣溫馨的一幕發生在海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的親子活動現場,海口市民毛君君正陪著5歲半的兒子體驗這份樂趣。場館內的空調,為他們拂去夏日燥熱,讓這個下午格外清爽愜意。
“孩子放暑假后,我常帶他來非遺展示中心,既能躲躲暑氣,又能參與活動、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毛君君笑著說,夏日午后孩子總想出外玩耍,博物館、文化館、圖書館這類文化場所便成了她的首選,“在這里參加些活動,涼快又充實,孩子也能學到不少東西。”
記者漫步在省非遺展示中心,25℃的恒溫裹挾著舒爽直抵心底。駐足非遺展柜前端詳,抬手參與互動小游戲,從這個展廳走到那個展廳,從這層展館逛到那層展館,不知不覺間一個下午悄然溜走。不僅收獲了非遺知識,也帶著沁人的清涼滿載而歸。
在文化場館里避暑,不只是“蹭空調”這么簡單,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讓夏天有著別樣的內涵與溫度。
海南省文化館(省非遺展示中心)的“海文名家工作室”,這個7月一共安排了7場非遺活動,包括東山草編、沉香結香制香、藤竹編技藝體驗等,市民游客可免費體驗傳統非遺技藝;“海文學堂”則打造了非遺親子體驗專區,7月共開設東山草編、椰雕、貝雕、藤竹編技藝體驗活動,在非遺傳承人的指導下,市民游客可親手嘗試制作非遺手工藝品。
自2024年9月開放試運行以來,作為海南省會城市重大公共文化設施,省非遺展示中心進駐了省文化館、省瓊劇院、省演藝集團等單位,宛如一個文化體驗萬花筒——白天可以看展、參加活動,夜晚可以看劇、聽戲、賞演唱會,讓市民游客有“白+黑”的多樣藝術體驗。
7月11日晚,2025帥霖和吳琳Lin全國巡回演唱會首站在省非遺展示中心大劇院拉開帷幕。一曲曲流行金曲接連唱響,在涼爽舒適的空間里,跳動的旋律與熱烈的氛圍交織,為夏夜鍍上了一層璀璨霓虹。
“海南的夏天很舒服,以后很想為這里寫首歌。”演出結束后,歌手帥霖笑著說道,他很喜歡海南的夏天,這里給予他很多創作的靈感。
7月12日,黎族打柴舞在海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上演。記者 李天平 攝
不止省非遺展示中心,記者走訪發現,多個文化場館皆是夏日避暑的優選。坐落在海口騎樓老街的源博物館,巧妙將海口紅樹林濕地“搬進”館內,讓清涼與綠意觸手可及;海口非遺展示中心里,潺潺流水聲伴著微風,為暑氣騰騰的午后平添幾分沁涼;海南省博物館升級展廳設施,讓每一次駐足觀賞都更添舒心愜意;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則推出豐富親子志愿活動,讓孩子們在歡聲笑語中收獲知識……
這個夏天,不妨走進這些文化空間,讓身體在空調的舒爽中放松,讓心靈在文化的浸潤中豐盈。原來在海南避暑的方式,可以如此愜意而富有深意。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