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全省新興領域“兩個覆蓋”集中攻堅工作現場會在海口舉行,從龍華區金貿街道濱海國際金融中心的樓宇黨建示范點到海口國家高新區的園區黨建綜合體,與會人員在觀摩中直觀了解了海口“黨建引領新興領域治理”的鮮活實踐。
俯瞰海口濱海大道,綠樹成蔭,高樓林立,展現出繁榮的城市面貌。記者 康登淋 攝
創新機制破難題 “兩找一建”強根基
作為海南自貿港核心引領區,海口商務樓宇如雨后春筍般崛起,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和新就業群體數量激增。面對“單位在哪里、黨員在哪里”的黨建難題,海口積極探索“找單位、找黨員、建組織”的“兩找一建”機制,解決了新興領域黨建底數不清的“老大難”問題。
針對新興領域黨建“誰負責、怎么建、如何管”的基礎性問題,海口從機制層面破題——修訂完善《中共海口市委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工作委員會工作規則》,新增2名副書記并調整補充25家成員單位,以“制度重構”厘清部門管理邊界。
在具體實施中,依托市委“兩新”工委工作機制,我市搭建企業信息共享平臺,打破社保、市場監管、科工信、民政等部門數據壁壘,對“三有”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開展“數據比對+部門篩查+屬地摸排”。
海口市委社會工作部部長、市委兩新工委書記梁崇忠說,精準識別有黨員的非公企業,查清黨員信息,為推進黨的組織覆蓋夯實了底數根基,而根據排查出的黨員信息,分門別類加以指導和督促,則確保了黨建工作有形覆蓋和有效覆蓋。
多點發力促發展 “紅色動能”添活力
在筑牢“兩找一建”機制的基礎上,海口以區域特色實踐推動黨建與發展深度融合。6月30日,記者走進金貿街道濱海國際金融中心黨群服務中心,只見藍牙打印機、微波爐、應急藥箱、愛心雨傘等便民設施一應俱全,金貿街道黨建指導員吳伯陽等人正忙著協助新入駐企業辦理樓宇經濟補貼申請。據了解,金貿街道立足19棟億元樓宇,以樓宇經濟黨委為“點”、9個黨建聯盟為“線”、148個樓宇黨組織為“面”,不僅實現資源共享,更通過“紅色講堂”“樓宇幫辦點”等特色服務,讓黨組織凝聚力轉化為企業發展動能。
海口國家高新區則成立“企業秘書+專業企業秘書服務團”,130名“企業秘書+黨建指導員”為417家企業、175個項目解難題;美蘭區創新“一提前四同步”工作法,將黨組織建設嵌入企業籌建全周期,形成“黨建與企業共生成長”的鮮活樣本。
不僅如此,海口更將黨建觸角延伸至新就業群體服務場景,打造“騎手友好商圈”“騎手友好社區”“司機之家”等暖心場所,引導85名新就業群體擔任兼職“微網格員”,快遞行業的“瓊快先鋒”志愿服務隊、網約車“黨員先鋒車隊”等特色隊伍,讓黨員作用融入城市治理。日前,2名新興領域從業人員獲評2025年“海南省勞動模范”稱號,正是海口黨建引領下人才價值與社會價值同頻共振的生動體現。
當前,海口正以“機制創新—精準覆蓋—服務賦能”的閉環邏輯持續攻堅,將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效能,為自貿港新興領域健康發展注入“紅色動能”。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