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昨天(27日)發布消息,2017年,我國農業科技貢獻率達到57.5%,比五年前提高三個百分點,有效提升了農業質量效益競爭力。
作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近年來,我國通過創建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科研院所和優勢企業聯手,推動重大農業科技創新,促使農業科技貢獻率提升到57.5%。
?農業部科技教育司司長廖西元:應該說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發達國家普遍都高于70%了。把分屬于不同單位,不同領域,不同學科的這些優勢,圍繞著產業鏈的要求來布局我們的科技鏈,來集中力量來解決我們現在重大的產業發展的問題。
廖西元介紹說,目前,我國已經走到了要依靠科技實現質量興農、效益興農、綠色興農的歷史階段,已經相繼建立了60個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其中,重點打造了畜禽養殖糞污資源化利用等20個標桿聯盟,并集成推動40項節水節肥新技術成果轉化,有效推進了農業綠色發展方式轉變。今年,將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發揮科技聯盟的引領作用,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和轉化,提高農業供給質量。
?
?
相關鏈接:
農業部:到2020年中國新型職業農民將達2000萬人?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