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湛江農業和農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2017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841億元
農業興則基礎牢,農民富則國家盛。2017年,湛江農業和農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全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841億元,增長4.9%;增加值538億元,增長4.9%。那么湛江是如何發展自己的現代農業呢?記者為你一一解答。
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農業產業結構、產品結構調整是確保農業協調發展、效益提升的關鍵。去年,湛江積極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整優化種植業結構,加強對熱帶、南亞熱帶特色農業產業的引導和扶持,有熱帶、南亞熱帶特色的水果、蔬菜等產業發展迅速,形成了一批規模化、專業化的特色優勢農業生產基地。????
隨著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的發展壯大,湛江不斷推進農村農業產業化經營,大力扶持發展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構建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打造一批行業領先、帶動力強的大型龍頭企業,培育一批管理規范、服務優質的農民合作示范社,培養一批技術先進、效益良好的家庭農場和種養大戶,有效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
提升農業科技水平
去年,湛江加快產學研相互結合、相互互動的農業科技推廣工作機制,加強與省農科院、海洋大學、南亞熱帶作物研究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合作,采取技術合作、專家駐點、科技小院、人員培訓、現場指導等多種形式開展工作,促進了新技術新品種的推廣應用和成果轉化。目前,湛江市農作物年種植良種超400個,良種覆蓋率達95%以上。
此外,通過政企合作調動信息化建設工作資源,打造“互聯網+現代農業”示范工程,帶動惠農信息社的建設,已建立的省級惠農信息社以12316專線為統一服務號,幫助農民解答生產經營及購銷問題;開展“農技寶”的應用推廣工作,目前用戶已突破4.5萬名,實現“一機在手,技能全有”的信息化服務,讓農民“在田頭享受專家指導,在家中享受專家培訓”。
據統計,湛江已創建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3個、省級現代農業示范園區12個。其中,徐聞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初顯規模,以項目優化農業產業布局,形成了菠蘿、對蝦、珍珠、海參、北運蔬菜、黑山羊、蠶桑、甜玉米、香蕉、良姜為主的集約化生產格局,經濟效益明顯。
記者羅津
(海口網1月13日訊)
?
?
相關鏈接:
湛江健全褒揚激勵誠信行為機制 “政府+社會”聯合懲戒失信行為?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