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交會的展臺上展示的特色蔬菜瓜果引得眾多市民駐足觀看。海口日報記者 張俊其 攝
記者光明
今年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打造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王牌”。提升農產品精深加工水平,大力發展農村電商,建設海口羅牛山等重點農產品加工物流園區;不斷提升農業產業化、規模化、品牌化水平;實施新一輪農民增收計劃,推動農業全產業鏈延伸升級……
在省“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圍繞如何打造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王牌”,紛紛建言獻策。大家認為,海口應該以建設現代農業示范區為目標,以創建品牌農業為抓手,扎實推進種植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生態循環農業,做強海口特色高效農業。發展休閑農業,引導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大力發展品牌農業 提升農產品競爭力
“去年9月初海口市舉行十大農業品牌發布會,對我們優質農產品營銷效應非常明顯。”位于瓊山區大坡鎮的大坡福柚基地,福昌文發種養產銷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顏禮文近日告訴記者,去年基地蜜柚收獲期北上廣訂單同比增長了20%,今年訂單已落實過半。
去年來,海口以創建品牌農業為抓手,推出海口蓮霧、海口蜜柚等十大品牌,成為海口農民增收“新引擎”。
今年省“兩會”期間,省政協委員容麗萍建議,加大優勢農產品品牌開發力度,盡快編制“海南品牌農業發展規劃”,強化培訓引導和農產品品牌的運營管理。加強品牌宣傳推介,海口和三亞等市縣應鼓勵支持有實力的企業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設立品牌農產品專銷柜、體驗店等,促進品牌農產品直供直銷,增強市場競爭力。
省政協委員王冬梅也認為,有機農業是高質量農業典型,代表著農產品最高質量。建議要把發展有機農業作為,作為建設生態循環農業示范省的突破口。
去年11月22日在海口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政府工作報告》也明確提出,加快都市農業發展,大力發展品牌農業,進一步提升海口蓮霧、蜜柚等十大農業品牌影響力。
海口市農業局局長李世高介紹,去年海口市以創建品牌農業為抓手,推出海口蓮霧、海口蜜柚等十大品牌,新增無公害產地認定3708畝;新增無公害農產品17個;永興黃皮榮獲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6個產品評為海南省名牌產品,培育省著名商標6件等。
李世高表示,今年海口將新培育十大農業知名品牌,新認定無公害農產品基地0.2萬畝,新認證“三品一標”農產品10個,新培育省著名商標、省名牌產品、省名牌農產品8件。今年將制定品牌農業發展規劃,建立品牌農業標準示范基地,加大品牌農產品營銷和宣傳力度。此外,要引導企業爭取國際有機產品認證,加快提升國內綠色、有機農產品認證的權威性和影響力。
提升精深加工水平 大力發展農村電商
位于海口桂林洋經濟開發區的羅牛山農產品加工產業園里綠樹蔥蔥,現代化廠房林立。在240萬頭生豬屠宰及深加工易地技改項目生產車間,整個工序流水化作業,全自動化生產。羅牛山萊茵檢測認證服務(海南)有限公司的入駐,填補了我省綜合性食品檢測空白。規劃建設冷庫容量8萬噸的羅牛山冷鏈物流園,將促進海南優質農特產品的出島出口。
今年省“兩會”期間,省政協委員周軍峰建議,我省要做好精深加工,提高農業產品價值。積極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和出口主導型企業,全力引導企業轉型升級。
省人大代表韓金光也建議,海口應該建設農產品深加工科技創新公共研發平臺,為涉農企業及農村青年免費開發特色產品;建設農產品深加工成果轉化基地,為涉農企業及農村青年生產特色產品;在上述兩個平臺基礎上,在藥谷建設涉農創新創業孵化中心,指導涉農企業產品升級及農村青年創業。
記者從海口市農業局了解到,“十三五”期間,海口將以羅牛山農產品產業加工園區為龍頭,不斷提高農產品附加值。至“十三五”末,全市農產品加工總產值達到150億元。同時,擴大以“潭牛文昌雞”為主的畜禽產品和以荔枝、蓮霧等熱帶水果出口,提高農產品效益。
“我省應該加大與農業電子商務發展密切相關的農村公路與倉儲等基礎設施的投入,推進熱帶農業標準化生產。”省政協委員鄧志聲建議,運用電子商務推進我省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致公黨海南省委員會也建議,加快我省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就應該重視基礎設施配套,加強農民電商培訓,完善倉儲物流布建。
李世高介紹,“十三五”期間,海口將以石山互聯網小鎮為示范,積極與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加快實施“光纖入戶”、“互聯網休閑農業”、“信息進村入戶”工程,帶動建設云龍、三門坡、紅旗等“10+2”特色產業小鎮。以互聯網+農業小鎮,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使“互聯網+農業”成為“十三五”海口農業經濟發展的強力推手。
加快美麗鄉村建設 推動產業精準扶貧
省政協委員王佳認為,海南應該大力開發休閑產業與鄉村旅游特色產品。她建議要科學編制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產業扶貧的規劃,與美麗鄉村建設、特色小鎮建設有機結合,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培育當地優勢產業作為產業扶貧重點產業,避免低檔的同質化。省政協委員劉傳剛建議,應該出臺《海南省大力發展休閑漁業的指導意見》,科學制定休閑漁業發展規劃,推進休閑漁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積極探索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休閑漁業的交流合作機制。
王文甫、田德毅、黃瑯、黃洪盧、陸鵬等代表也建議,鼓勵支持農業龍頭企業發展規模產業,帶領貧困農民穩定脫貧。
省人大代表吳開茂表示,應該扶持永興荔枝產業,把羊山六區及周邊有石頭的村落連成一片,用火山石壘疊、鋪設、裝飾,點綴花草,引導企業參與,推進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以產業發展推進精準扶貧。
李世高介紹,“十三五”期間,海口將實施休閑農業提升工程,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依托海口市現有的風景名勝區,發展一批精品型休閑農業;結合海口市的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業展示園區,發展一批休閑農業園區。爭取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年接待游客量突破350萬人次,帶動1.5萬戶農村家庭增加收入,使休閑農業總收入占農業總收入20%以上。在指導精準扶貧戶擴大農業特色產業發展的同時,切實加強技術指導和服務,確保幫扶產業發揮效益。
(海口網2月22日訊)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