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常委、海口市委書記孫新陽看了本報11日的報道后,當天作出批示。批示中說,陳正堂同志在基層一線工作崗位上踏實肯干、忠誠履職,在平凡的工作中彰顯了一名合格共產黨員的風采。他要求美蘭區組織慰問,并關心照顧好家屬。
記者獲悉,12日,美蘭區相關負責人將帶隊前往陳正堂湖南老家慰問其家屬。
兒子:爸爸永遠是我心中的驕傲
“堂哥走了,我們也很悲痛,節哀順變。”“嫂子,一定要堅強,別讓他在天堂為你擔心。”……11日,看到報道得知陳正堂因公殉職的消息后,眾多朋友、同事自發給陳正堂的妻子邢文波發來關心的信息。
在邢文波眼中,丈夫一生的為人就和他的名字一樣,“光明正大,堂堂正正”。丈夫總是教育兒子要對社會有價值、有貢獻,“他用一生行動做到了,希望能通過他的事跡,傳遞出愛崗敬業的正能量。”
一堆棚戶區改造項目材料,一張美蘭區城管執法人員“六條禁令”卡,一本城管工作手冊,還有幾本手寫的“打違工作日志”……整理著書桌上父親的重要物件,兒子陳宇舟對父親的為人處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爸爸總是說,一件事要是開始做了,就要認真對待,要負責到底,要對得起家人,也要對得起職業。”
父親走得如此突然,從學校匆匆趕回的陳宇舟都沒能見到他最后一面,這也成了他永遠的遺憾。他說:“我多想握著爸爸的手,告訴他,他永遠是我心中的驕傲,我會記得他的教導,努力學習,好好照顧媽媽。”
戰友:他譜寫了閃亮的人生
“他的敬業、他的認真、他的堅強,都和20多年前我認識的那個他一個樣。”讀著南國都市報的報道,往事一幕幕涌上心頭,和陳正堂相識27年的戰友老鄒不禁落淚。
27年前,老鄒和陳正堂同在部隊當兵,那時老鄒已深深感受到這個戰友的認真負責。那時部隊使用的是手搖發報機,操作起來對手的靈敏度要求很高,個頭接近一米八、身材壯實的陳正堂為了盡快掌握技術,“哪怕是短短的休息時間,他也要跑到發報機旁反復練習,很快就成了熟手。”
老鄒回憶說,陳正堂在部隊時訓練非常能吃苦,總是沖在前面,各種新技能也是他學得最快,“他最怕的是‘丟人’,他說過‘做事情一定要認真,不認真就是丟人’。”
以往他們空閑時會相約小聚,但老鄒這幾個月都沒見過陳正堂,“好幾次打電話約他,他都在忙。”老鄒怎么也想不到,這個老戰友,忙到身體疼痛都不肯請假上醫院,忙到生命最后一秒都還在接著工作電話。
11日中午,心情難以平靜的老鄒,在朋友圈發了一條消息表達對陳正堂的懷念:“我們的好戰友,黨的好干部,愛崗敬業,為海口雙創、棚戶改造工作到生命最后一秒,譜寫了閃亮的人生。”
同事:學習他踏實肯干的精神
斯人已逝,精神長存。看到南國都市報有關陳正堂的報道,海口美蘭區城管局局長韓椿疇第一時間將報道內容發到了工作群,并號召大家向陳正堂學習。
韓椿疇說:“陳正堂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好了自己的工作,這就值得我們學習。我們所有的城管隊員都要學習這種踏實肯干的精神,為海口的‘雙創’做貢獻。”
昔日同事韓明定看到消息后,心潮難平,“走得太早了,他的身體看上去那么好,還那么年輕。真的很痛心,痛惜好同事、好戰友。”
如今,回想起陳正堂,韓明定無法忘記的是他身上散發出的質樸“軍人氣質”。“這種氣質給人的感覺是威嚴,講原則、能吃苦、不推脫、能擔當。”
同事李中朝記得,2014年陳正堂身體不好,腸胃出現問題,有時候還出現脫肛的現象。李中朝知道,這是長期在街面上執勤落下的病根。可當“威馬遜”臺風到來的時候,李中朝給陳正堂打電話安排任務時,陳正堂欣然接受,從無怨言。
李中朝說:“就憑這一點,值得很多人學習,特別是現在雙創的攻堅階段,面對難題的時候,我們更應該踏踏實實、埋頭苦干。”
負責人:他干一行愛一行
陳正堂在美蘭區下洋、瓦灶片區棚戶改造項目指揮部,雖然只有短短的3個月,可他的離去卻讓整個指揮部陷入了久久的悲痛。
指揮部指揮長、美蘭區副區長劉慧義記得,得知陳正堂去世的消息,指揮部工作的群里頓時染上悲傷。“我們一定要做好工作”,“化悲痛為力量,將棚改工作做好,借此告慰他”……一條條信息在群里傳播,劉慧義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早年在部隊的時候,劉慧義便已經認識陳正堂。30年后,當兩人重逢在下洋、瓦灶片區棚戶改造項目中的時候,劉慧義本希望陳正堂擔任辦公室副主任。可陳正堂主動申請去一線參與復核組工作,希望切切實實做些事情。
劉慧義說:“棚戶區改造涉及的是老百姓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測量復核過程中,差一厘米都會要求重新測量。有的地方沒有電梯,工作人員就得樓上樓下、屋前屋后一點一點地測量。陳正堂都做得很好,把握了底線,完成了工作。”
“不怕辛苦、愛崗敬業、默默無聞,雖然普通平凡,但能做到干一行愛一行,讓領導放心,讓群眾滿意。”在劉慧義看來,這就是陳正堂身上最大的閃光點。
?
?
?
相關鏈接:
聽習近平談學黨章、強黨性,如何做一名合格黨員??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