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4月11日消息(見習記者張甜 特約記者陳安宇)黑山羊在山間吃草、大白鵝在水面嬉戲、大棚里的瓜菜長勢良好;兩層小樓、硬化村道……行走在龍泉鎮,眼前呈現出的是朝氣蓬勃的農村新風貌。
龍泉鎮總人口50066人,人均耕地不足0.6畝。對此,龍泉在扶貧政策的支持下帶領農民找出路、上項目、學技術,給予農戶“造血”本領。幾年來,農民人均收入不斷提高、貧困人口逐年減少。
政府引領:人人都有增收門道
這幾日,美定村委會玉璜村的王成功十分忙碌,但他心里卻是美滋滋的,“記者看看我自己建的這間豬舍,養100頭豬都不成問題。”
王成功是位名副其實的貧困戶,但他也是村民們爭相夸贊的男子漢。他的妻子早年多病,已喪失勞動能力,一雙兒女都是在讀大學生。“每年他們三人的花銷在5萬元以上,我主要靠摩托車拉客來掙錢養家。” 王成功說。
“王成功是個自立自強的人,向我們表達了想養豬的意愿后,我們就鼓勵他投勞建豬舍,政府扶持他買豬苗。”龍泉鎮副鎮長趙青宇介紹,政府已投入了9000元為他購買了5頭能繁母豬,過幾天還會給他發放十幾頭豬苗,扶持他養豬致富。
同村52歲的王桂芳早已實現脫貧,春節前,她家賣出了十幾只黑山羊,收入4萬多元。“一直是我一個人在養,技術早就掌握了,我還要繼續擴大養殖規模,爭取今年賺得更多。” 王桂芳高興地說。
美定村黨支部書記王明麟介紹,按照鎮里“一村一品”的發展思路,黑山羊養殖已成為該村的特色農業品牌,每斤近60元的毛羊在市場上供不應求。此外,美定村也引導農民在房前屋后種植花梨樹、鼓勵青壯年外出務工……“現在全村的致富愿望都很迫切。2015年人均收入達到7800元。” 王明麟說。
項目扶持:34戶貧困戶成為股東
經過調查摸底,龍泉鎮今年共確定了79戶貧困戶。“我們對貧困戶的致貧原因、發展愿望、勞動能力等情況全部登記造冊并根據實際實施精準扶貧。”趙青宇說。
在79戶的貧困戶中,美仁坡、雅詠、仁新三個村委會的34戶貧困戶又有了一條增收新渠道。
2013年,新發地現代農業發展公司入駐龍泉鎮。“既然在我們企業的租地范圍內有34戶的貧困戶,我們企業愿意承擔起幫助他們脫貧的責任。”海南新發地現代農業發展公司副總經理李新成介紹,該公司將拿出34畝大棚讓34戶貧困戶認領,每戶至少要1人參與種植管理,以此來使他們掌握一技之長。除了支付農戶每天100元的工資外,農民每畝地還擁有80%的股份,按照每年不低于4000元的標準來領取分紅。
黨員帶動:想方設法為民謀利
100畝的水塘碧波蕩漾,成群結隊的大白鵝悠閑自得地游弋在水面之上,再加上周圍滿目的蒼翠構成了一幅鄉村美景圖。這幅圖展現的是美仁坡村興農合作社的景象。
吳廷秀,美仁坡村黨支部書記,興農合作社理事長。“我大學畢業后在深圳打工7年,2007年回鄉創業,養豬、養鵝,成立合作社,現在合作社已有56名社員。” 吳廷秀介紹,他回鄉創業第二年入黨,2010年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去年,美仁坡村黨支部興農合作社黨小組掛牌成立。
“我們黨小組有5名黨員,各個都是技術骨干。” 吳廷秀說。記者采訪當日,吳廷秀還和黨員吳英強來到養殖戶吳岳全家里進行技術指導。“我家現在養了400多只鵝,去年合作社扶持了我3批鵝苗,現在的規模我自己很滿意。” 吳岳全說。此外,合作社還扶持了龍泉鎮100多戶貧困意愿養鵝戶,使他們逐漸走上了脫貧致富之路。
“在扶貧工作中,基層組織必須發揮其戰斗力。”龍泉鎮鎮委書記王興旺說,“2014年,我們完成了31戶貧困戶143人的扶貧工作, 2015年,148人通過養殖業實現脫貧。今年,經過對79戶貧困戶的摸底調查,95%的貧困戶選擇發展養殖業脫貧意愿較高,我們對今年的扶貧工作充滿了信心。”
?
?
相關鏈接:
【治國理政新實踐·廣東篇】“廣東綠道”規劃是“生態保護+”和“精準扶貧+”
廣州:今年佛岡22個貧困村將納入新時期扶貧計劃
【治國理政地方談】做好江西電商精準扶貧這篇大文章
國家發布光伏發電扶貧工作意見 五指山白沙被列入目錄
【治國理政新實踐?湖南篇】扶貧先扶智,小基金大作用
省扶貧辦副主任:完善精準扶貧政策支持體系 確保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
扭住精準創新機制?加大金融扶貧力度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