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12歲的女孩子大多都正享受父母的疼愛,可以盡情向父母撒嬌。然而,在龍崗區愛聯村,一個12歲五年級的小女孩卻身患家族性腎病,而相依為命的母親也已到了尿毒癥晚期。為了照顧媽媽,這個小女孩撐起了一個家,她為了籌集母親的醫藥費還數次到街邊乞討,這個一貧如洗的家庭早已是入不敷出,靠周邊鄰居救濟,還欠著醫院一大筆醫藥費。
重病后母女倆相依為命
昨日,記者來到租住在愛聯嶂背一村的小女孩陳婷燕家里。母親陳資珍正在做腹部透析,一袋39元的透析液,對她來說是“奢侈品”,只能斷斷續續地做。小婷燕很乖地在旁邊幫媽媽舉著透析液。因為長期營養不良看上去比同齡小孩瘦小的她十分疲憊,不到一會便抱著袋子開始瞇瞪。母親告訴記者,昨日她才從龍崗中心醫院出院,回家后,女兒搞衛生搞到凌晨3點,早上又要去上學,中午回家后實在是太困了。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陳資珍坐在凳子上幾乎一動不動,臉色蒼白,腳部浮腫得很厲害,“渾身沒有力氣,上一層臺階都很困難。基本上生活上全靠婷燕。”看著疲憊不堪的女兒,陳資珍感到很心痛,但是又無可奈何,“到醫院去做手術以及手術回家后,都是她在做飯、做家務,照顧我。”
陳資珍告訴記者,2007年在自己查出患尿毒癥后,自己的兒子和女兒也檢查出患有慢性尿毒癥。2008年正月十五,丈夫便提出離婚,帶走了兒子,她就跟女兒相依為命,“女兒也被檢查出患了病的時候,就是聽醫生的買藥給她吃,但是吃了半年,家里也沒有錢給她買藥了,一直拖著。”而她自己也由于家里沒有錢,也斷了三年多的藥。
為救母地鐵站乞討賣身
去年陳資珍的病又復發了,于是她帶著女兒回到梅州老家,并做了一次手術。女兒就寄住在她妹妹家里,也在那邊讀書。在暑假的7月份,為了籌措母親的手術費用,陳婷燕還拿著大字報在老家一個公園里賣身求救,她的孝心也感動了當地許多熱心人,大家紛紛向母女倆伸出了援手,陳婷燕在那個7月份也為母親募集到了2萬多元的救助資金。而陳婷燕也在梅州醫院進行了一次復查,檢查的結果仍是慢性尿毒癥。
由于老家已經沒有房子可住,今年9月,陳婷燕跟著媽媽回到深圳愛聯村。她就在愛聯村的龍聯學校五年級就讀,而母親陳資珍就在家里靠幫附近工廠做手工維持家里的生計。然而,斷斷續續地治病也已經花盡了陳資珍所有的積蓄,現在的她靠做點手工藝活為生,一天能賺幾十塊,入不敷出。12月6日,陳資珍因劇烈腹痛暈倒在路邊,是好心人撥打了120才將她送進了龍崗中心醫院。醫院醫生診斷后表示,她的腎功能已經完全衰竭,只能靠替代治療維持生命。
在醫院,陳婷燕看到媽媽的醫院欠費單后,就在一個周末拿著自己寫的大字報到雙龍地鐵站去乞討賣身求救。記者看到,大字報上寫著,“求求您,求求您救救我媽媽,誰救我媽媽,我就做誰的女兒”。陳婷燕說,媽媽已經欠醫院幾千塊了,沒有錢治病,沒有辦法她只好去乞討求救,但是,有一些人不相信自己。于是,她愿意自己去做別人的女兒來救自己的媽媽。一個周末兩天,陳婷燕就在地鐵口募集了近100元的捐助,但是這100元對于身患重病又一貧如洗的母女倆來說只是杯水車薪。
希望能治好女兒的病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句話是陳資珍12歲女兒陳婷燕真實的寫照。記者看到,目前,母女兩人一直租住在一間20平方米不到的出租屋內,幾乎沒有任何家私,臥室狹小得也只能塞下一張單人床。每天早晨6點半,當別的孩子還在夢鄉時,婷燕就起床給媽媽拖地,再幫媽媽把透析液加溫后,才出門上學。中午就順便買點菜回來,晚上做好飯菜、花一個小時做好自己的家庭作業后,還要幫媽媽做手工到晚上10點半左右才睡覺。
盡管自己也患了家族性腎病,小婷燕擔心的卻是重病的媽媽,“我現在身體還好,就是經常會有點腰痛,”陳婷燕細聲地說,“我現在的學習成績在班上也一般,也不擔心自己的學習,現在最擔心的就是媽媽的病,沒有錢去治療。”
對于女兒的未來,被重病和生活困住的陳資珍也不敢去籌劃。“我不敢去想自己走了以后女兒怎么辦,只希望好心人能幫助她,治好她的病。”陳資珍無奈地說。她告訴記者,在她重病的時候已經得到很多人的幫助,所以在這次住院的時候,她已經跟深圳紅十字會聯系,填寫了器官捐獻書,希望自己能回饋這個有愛心的社會。而小婷燕的心愿則是“希望媽媽的病能好,有房子住,自己長大了,能為社會做點事”。 (記者/向雨航)
?
???相關鏈接
母親行乞為女兒治病 陌生殘疾老人收留二人(圖)
“最牛乞丐”著書談行乞路 病情加重父母賣書救子
母親帶兒行乞被批捕引關注 專家稱需要慎重處理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