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11月30日消息? CPI再創新高的情形在11月或繼續出現。昨日,包括中金公司在內的多個機構預測,11月中國CPI漲幅可能超過上月的4.4%,甚至有“破5”的可能。而在通脹高企預期下,對于12月加息節點的預期同樣不斷地被提前。
價格上漲剛性明顯
11月29日,中金公司發布研究報告預計,11月CPI同比將繼續創出年內新高,接近5%,而12月則有望回落。興業銀行資深經濟學家魯政委在報告中預計,11月CPI將繼續向上達到4.8%左右,這也是業內普遍認同的一個數字。銀行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曉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更是大膽預測,11月CPI同比增幅可能“破5”。
上海社科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潘正彥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指出:“11月CPI數據肯定要高于10月,甚至不排除12月份CPI同比增幅繼續擴大的可能。”上海師范大學金融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孫茂輝同樣認為,12月CPI同比增幅將進一步走高,“不過環比增幅會小于11月”。
而以消費者切身體驗來說:同樣的有機蔬菜從去年的12元漲到今年的16元;同品牌相似款羽絨服從去年的800元漲到1200元,從這個角度看,5%的CPI同比增幅似乎還是小意思。
“我們的CPI參照結構存在很大缺陷,很大程度上只能與菜價掛鉤。”潘正彥指出,“在多部門打壓下,蔬菜價格的確出現了一定幅度的回落,然而其他因素的變化卻并不明朗。”
“相當多產品的價格傳導都存在時間的滯后性,有可能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逐步顯現。有些食品及物品的價格,不像蔬菜價有漲有落,上漲之后就不會再降。”潘正彥表示,“很多基礎產品的漲價具有趨勢性,可以說價格上漲的剛性非常明顯。”
加息作用有限
一旦CPI高企,加息則成為順理成章的下一步。“政府控制通脹的壓力越來越大,但是像窗口指導、提高存款準備金率等數量工具對控制通脹的效果有限,所以應該進一步加息,年內至少還會有一次加息。”孫茂輝說。
中金稱,隨著CPI走高,加息時點可能提前到來,從現在至2011年料加息兩次,每次25個基點,加息在年底之前和明年上半年可能性較大。隨著CPI明年下半年回落,加息壓力即會減輕。
而在孫茂輝看來,多次小幅度加息對控制通脹效果不明顯,通過一兩次較大幅度的加息反而效果比較好。
但潘正彥認為,加息對于控制通脹的作用比較微弱,“盡管當前市場的流動性與2007年的狀況相似,但是導致通脹的因素明顯不一樣。2007年時是由于經濟過熱、流動性泛濫而導致物價上漲;但現在物價的上漲是屬于成本推動型和供給不足導致。”
潘正彥進一步指出:“目前藍領階層工資普漲成為推動物價上漲的一個因素之一,盡管大中城市的白領階層尚未出現漲工資潮,但是在物價不斷上漲的刺激下,最終勢必也進入一個加薪的過程。因此,政府必須警惕物價出現‘螺旋式’上漲的惡性循環。”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